12月1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分析研究2016年经济工作,研究部署城市工作。会议强调:要化解房地产库存,通过加快农民工市民化,推进以满足新市民为出发点的住房制度改革,扩大有效需求,稳定房地产市场。要增强城市宜居性,引导调控城市规模,优化城市空间布局,加强市政基础设施建设,保护历史文化遗产。
事实上,来自高层的房地产去库存声音早已响起。
11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一次会议上强调,要化解房地产库存,促进房地产业持续发展。
11月11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通过加快户籍制度改革带动住房、家电等消费,这无疑也是未来去库存的楼市政策的一大方向。
11月12日,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调研组在杭州召开部分省市经济形势座谈会。中央财办主任、调研组组长刘鹤在会上指出,要化解房地产库存,促进房地产业持续发展。
对此,著名经济学家马光远认为,中央特别强调化解房地产库存,抓住了中国房地产问题的本质。回顾以前中国的房地产调控政策,从过去最早的“抑制房价过快上涨”,到后来的“增加有效供给”,到今天的“化解库存”,说明中国房地产已经迎来转折点:住房已经从以前的短缺发展到了今天的过剩。房地产作为中国经济最重要拉动力的好日子基本已经结束。
彭博社援引消息人士的观点称,中国计划推出房地产去库存措施,包括鼓励中小城市对在城镇首次购买住房的农民给予财政补贴和税收减免,还研究将农民工和个体工商户逐步纳入住房公积金制度。弱此消息得到确认并全面铺开,显然会在某种程度上增强三四线城市的吸引力。
另有消息称,去库存政策手段将主要在二三线城市实施,政策性住房、城镇棚户区改造或将被以史无前例的力度与城市存量商品房市场打通。个税改革方案经在财政部内部完成,预计最快2016年上半年上报,下半年部分方案实施。住房按揭贷款利息纳入个税抵扣,可能会率先启动。家庭赡养老人费用、子女教育费用以及房租等,有望陆续被纳入个税抵扣。
武汉、常州、盐城、湖州、上海在今年先后尝试了公积金证券化。业界预计,修订后的《住房公积金管理条例》出台后,住房公积金证券化有望全面扩容。未来或向市场注入约2000亿元~3000亿元流动性。
“从城市发展来看,一线城市的库存量并不过剩,相反还会出现一定程度的短缺。”谈到当前城市的库存压力,中原地产首席分析师张大伟作出客观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