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新闻动态>>中心新闻
《大众日报》专版报道济南住房公积金中心
来源:济南住房公积金中心
来源:公积金信息网
日期:2023-12-28 16:25


12月25日,《大众日报》专版发布文章《不断完善住房保障体系,探索安居乐业新样本,济南住房公积金中心——惠民公积金 服务暖人心》。文章报道了公积金中心近期以来围绕解决新市民和青年人住房问题,勇于创新、大胆实践的务实举措,主要有四个方面的内容:开展灵活就业人员参加住房公积金制度试点;打造“宜租泉城”平台,集合“租房一件事”;开展“青春聚济 筑梦泉城”活动,吸纳人才;建设“数字黄河链”支撑平台,助力黄河流域区域一体化发展。全文报道如下:

 新市民、青年人是城市发展所需、活力所在、未来所系,让新市民、青年人住有所居,是民生任务,更是政治责任。住房公积金制度是我国住房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普惠性、互助性、保障性,对于有效解决新市民、青年人阶段性住房问题意义重大。济南住房公积金中心以住房公积金为支点,通过扩大住房公积金制度覆盖面和受益面、加大“租购并举”政策支持力度等务实举措,为新市民和青年人圆梦安居持续加力。
    灵活就业人员享公积金红利
  2023年4月,济南市积极争取灵活就业人员参加住房公积金制度试点工作,成为全国第二批7个试点城市之一,自此个体工商户、快递员、外卖小哥、网约车驾驶员、网络主播等灵活就业人员也可以缴存公积金,并享受住房公积金的低息贷款优惠政策。这一优惠政策发布后,立即吸引了不少灵活就业人员办理业务。
  家住济南市莱芜区的小王是一名快递小哥,一听说灵活就业人员可以缴存住房公积金,他就来到济南公积金中心莱芜服务大厅咨询相关情况。经过工作人员的讲解,他当场开通了公积金个人账户,选择了按月缴存的类型。
  “我每个月缴存1600元左右,一年后就能享受近30万元公积金低息贷款,缴存的公积金还能还贷款,非常适合我。”他说。
  据统计,济南缴存社保的灵活就业人员有近40万人。济南住房公积金中心以第一批试点城市开展灵活就业人员参加住房公积金制度试点为契机,前期开展了充分的集中调研,包括走访社区、房地产开发企业和相关部门等,了解到不少灵活就业人员期望能够享受到住房公积金制度红利,希望获得住房公积金政策性金融支持,来减轻购房利息支出负担。
  群众的期盼就是工作的努力方向,济南住房公积金中心积极争取试点城市资格。成为试点城市后,为充分满足灵活就业人员群体个性化缴存需求,济南住房公积金中心强化灵活就业人员参加住房公积金制度政策集成和制度创新,制定了《济南市灵活就业人员参加住房公积金制度试点实施方案》,主要包括可按规定享受个税扣除和存款利息收益,可提取住房公积金租房、买房,可享受住房公积金低息贷款等,突出缴存方式多样化、缴存金额自主确定、给予缴存补贴、灵活退出4个特点。对未缴存住房公积金但有在济安居意愿的新市民、青年人群体,济南推出“宽进宽出、同责同权、能转能通”政策:降低门槛,16—60周岁灵活就业人员均可自愿缴存住房公积金;灵活就业人员与在职职工同等履行缴存义务、享受使用权益;灵活就业人员与单位职工身份无障碍转换;灵活就业人员可结合自身实际,自主选择缴存类型,并按照约定的缴存方式、时长、金额缴存公积金。
  济南住房公积金中心把个体工商户、灵活就业人员纳入公积金制度,作为增进民生福祉、推动共同富裕的重要举措,积极探索共同富裕新路径,在保障层次上倡导均等可及,在管理服务上覆盖各类人群,为老百姓穿针引线,努力建设成百姓住有所居的和谐幸福新家园。
  “宜租泉城”让新市民无忧安居
  每年毕业季,一大批毕业生走出校门,踏入社会,迎接新挑战。安居才能筑梦。新市民、青年人等群体的住房问题始终是社会关注热点。如何保障新市民、青年人无忧安居?
  “如何使公积金制度更好地服务青年人群体,让这部分人住得好、留下来,是重要的民生关切,也是提升城市竞争力、助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对我们住房公积金工作来说更是一个巨大考验。”济南住房公积金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
  今年23岁的小高刚入职,在综合考虑后,入住了建融家园济南银龙公寓。在这里,他租到了“拎包入住”的单间,离单位更是“散个步就到”。他还结识了一群年轻朋友,除共享厨房、共享自习室,下班后还能一起参与公寓组织的沙画、健身等活动。“吃、喝、玩、乐、学习、运动一站式解决,我们这些新市民非常满意!”生活便捷、配套完善是这群年轻人的共同感受。济南住房公积金中心打造“宜租泉城”平台,为缴存公积金的新市民提供“生活+社交+金融”服务。
  济南住房公积金中心坚持问题导向,以解决新市民和青年人住房需求为己任,落实租购并举保障政策,充分发挥公积金支持租房保障作用,努力让他们住得更安心、更放心。在资金需求端,联合商业银行在全国率先创新推出以个人公积金缴存信息为依据的公积金租房贷,帮助公积金缴存人通过贷款一次性支付阶段性租金,缓解他们的租房压力,打通公积金支付新路径,并且享受利率优惠、手续简便、支用灵活等优惠政策,提高了青年群体在济南租房的资金便利化程度。
  在房源供给端,济南汇聚优质房源,提供专属服务。在全国率先打造了“宜租泉城”平台,集房源汇聚、优惠定制、公积金直付房租、公积金业务办理、住房金融服务于一体,承租人选房租房、公积金直付房租“一件事一次办”,让新市民、青年人租得容易、住得踏实、干得安心。其中公积金直付房租被住建部列为今年上半年贯彻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精神的典型做法。“宜租泉城”平台已将城发集团等房源接入,建融家园、贝壳等租赁机构已在系统对接中。今年10月份开通以来,已注册3000多人,签约次数达113次,总支付额为73704.7元,最高提取额度为6210元,从签约到支付,整个流程最快67秒完成。
  针对缴存人多样化租房需求和公积金提取业务堵点,济南精准推出了“五心”租房提取政策,努力托起新市民、青年人“安居梦”。该政策为租房群体破解了一系列难题:计划贷款买房不敢提取公积金余额租房,想就近租房工作无法租房提取,租房负担较重,集中阶段性预支房租无法一次性提取,租不到合适的房子……自2023年5月该政策实施以来,已累计办理租房提取2.9万笔、提取金额1.2亿元,同比分别增长63%和29%,助力新市民、青年人租房安居。2023年6月25日,住建部第49期《建设工作简报》专题刊登《济南住房公积金中心精准实施“五心”租房提取政策加大力度支持新市民、青年人租房安居》,推广介绍了济南住房公积金中心的经验做法。
  
“青春聚济 筑梦泉城”助力大学生就业创业
  随着经济从高速发展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转变,“人才是第一资源”的理念正在转变为各地、各行业招引人才的实际行动。接受过高等教育的大学生,是最具创造力的群体,是创业的主力军、生力军,是城市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安置好、服务好广大高校毕业生对济南市人才工作意义重大。来自济南市人社局、市教育局的数据显示:驻济高校(52所)毕业生人数分别为2020年18.37万,2021年17.86万,2022年18.2万,2023年20.25万。济南已迈入特大城市行列,对人才的吸引力居全国前列,人口流入量居全省第一,大学生的住房问题,不仅是重要的民生工程,也是提高城市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
  为提高济南对各类人才的吸纳力、包容力,吸引人、留住人、成就人,聚焦更大力度吸引集聚青年人才,济南市在已成为灵活就业人员参加住房公积金制度试点城市的基础上进行了创新,进一步深化灵活就业人员参加住房公积金制度试点工作,促进住房公积金工作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接轨、与城市发展战略同频同步,充分发挥住房公积金作用和效应。围绕济南市强省会战略和人才战略实施,出台了住房公积金支持高校毕业生“青春聚济 筑梦泉城”政策,将政策红利送到青年身边,为选择济南就业创业的毕业生发放住房公积金缴存补贴(首次缴存补贴300元/人,留济缴存补贴1200元/人)和单笔住房公积金贷款最高20万元的额度支持。让刚走出校门的应届大学毕业生住有所居、心有所安,来济南有保障、生活有质量,吸引更多青年人聚集济南,激发城市创新力和竞争力。
  中国电建集团核电工程有限公司2023年新招聘新员工400人,达到历史高值。6月30日,济南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针对应届毕业生专门制定的住房公积金支持政策发布即“青春聚济 筑梦泉城”活动开始,公司第一时间将这一利好消息发至新员工微信群,广大新员工纷纷留言点赞,大家评价说:这项活动很接地气,减少了新员工的生活成本和住房压力,让他们愿意长期留济工作,并在济南安心就业创业。
  这项政策是发挥公积金保障作用,聚焦解决高校毕业生住房问题实施的配套政策,具有适用范围对象和适用途径更广、支持贷款额度更高、办理流程更便利等特点,是落实济南人才强省会战略的重要举措,旨在通过一体化的住房保障政策体系满足不同毕业生的居住需求,减少青年学子的生活成本和住房压力,让大学毕业生在济南“来泉城 住无忧”。
  济南住房公积金中心将继续贯彻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基本保障和精准保障相结合,加快完善住房保障体系,用实干绘就济南安居宜居乐居美好画卷,让更多群众安居梦想照进现实!
    
“数字黄河链”助力区域一体化
  “不用出省当天就能办业务!”来济南安家落户的小吴是“数字黄河链”的受惠者。“此前在省外缴存过公积金,现在贷款买房需要证明。来之前已经做好了前后跑腿的准备,没想到现在可以‘掌上’办理。”按照以往情况,小吴这笔业务需要其公积金缴存地呼和浩特市出具异地贷款缴存使用证明后才可办理。从“来回跑”到“现场办”,跨省业务实现“掌上办”,办理时效的提升离不开由济南公积金中心带头牵引建设的“数字黄河链”全面赋能。
  为全面贯彻黄河重大国家战略,深化黄河流域中心城市业务跨区域合作,济南住房公积金中心协同沿黄城市公积金中心采用共建共享共用的方式打造“数字黄河链”支撑平台,实现跨部门、跨行业、跨区域数据安全共享和价值有效传递,打造业务“跨域无证明通办”新模式,助力黄河流域公积金一体化发展。公积金跨域无证明通办新模式,打通了沿黄城市间信息壁垒,被山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做好中国(山东)自由贸易试验区39项制度创新成果复制推广工作的通知》(鲁政办字〔2023〕197号)评为最佳实践案例。
  目前,公积金相关业务在全省16市和部分省外沿黄城市实现公积金异地相关业务办理,并延伸覆盖婚姻、户籍、房产交易、不动产登记等高频应用数据。缴存职工在办理公积金提取等业务时,无须携带纸质材料,只需通过各地公积金中心微信公众号在线申领身份证、婚姻、不动产登记等业务办理所需数据,通过“扫码”或“转账”的方式提交即可实现业务的快捷办理。缴存职工办理异地贷款业务,也无须再前往缴存地中心开具《异地贷款缴存使用证明》,只需在链上申领并授权给贷款地中心,实现两地事一地办。截至目前,沿黄城市公积金中心已协同部署52个区块链节点,上链数据资产超过145万个,跨域授权使用26.4万次。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